中国最紧张的一周:940万考生参加高考
中国最艰难的考试在这周进行:940万中国考生于这周三踏上了为期两天的高考路。这次考试就是高考,字面意思上理解为“级别高的考试”,是中国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高中毕业生如果想继续进行大学学习就需要通过这个考试。可以说,在中国这个考试会决定很多人的未来,它决定了你是否能进入大学学习,去哪所大学以及后面能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这一竞争激烈的考试也是社会流动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对于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来说,通过考试取得学位对他们能否找到一份“白领工作”至关重要,高考可以说是一次不成则败的机会。
1952年高考实行,是中国第一个标准化考试。有三个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和英语。然后根据文理两科各有一门综合测试。1996年因为文革学校停止上课,年轻人被送往农村“下乡学习”,高考中断。那些于1966年至1968年毕业的学生都被称为老三届——三届初高中毕业生——他们是最积极响应毛主席文化改革号召的一批人。
1968年大学重新开学,但是招生的标准变成了学生所属共产主义单位的推荐,那些不能证明是真正的无产阶级出身的学生便没有机会进入大学。五年之后,推出了一个考试,加上推荐一起选拔学生,但是最后也还是没能成为评估入学的标准。
之后过了14年高考才恢复成为中国教育体系:1997年12月,570万中国考生参加了考试,但是大学录取率只有5%。那一年参加的考生都已经是20多岁甚至是30多岁了,其中包括许多当前在政届和文化领域有影响力的人,比如说乐克强总理。2001年,取消了考生参考年纪限制。2008年考生人数创造了1050万的记录,之后报考人数就开始稳步下降。
根据新华社报道,参加考试的只有40%的学生有望能进入大学学习。然而,还是有些特例存在的,如毛坦厂中学,标榜其自2010年以来,学生考取大学的升学率高达80%至90%。随着考试的临近,学校会组织各种庆典包括焚香等祈祷好运,学生与家长也会放孔明灯许愿考试顺利。
这个考试影响着整个中国:当地政府会管控考点附近的交通,广场舞大叔大妈们自愿停下练习,嘈杂的施工工地在考前几天也会关闭。甚至还有例子,家长们堵在街道上以防止交通噪音影响到他们孩子的考试。
这一考试体制受到了一些诟病,说给学生带去的压力过大而不是专注于全面发展。同时,农民工也对于招生名额是根据户籍分配而痛感惋惜,因为这样就将一部分来自这些家庭的孩子考入北京上海等地顶尖大学的机会排除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