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欧盟商会发布《2016/2017 欧盟企业在中国建议书》
11 月 22 日,中国欧盟商会在重庆发布了年刊《2016/2017 年度欧盟企业在中国建议书》。欧盟商会成立于 2000年,至今已有 1600 余家会员公司,设有七个分会,覆盖中国主要城市。年度建议书的出版是商会最重要的工作,许多企业家及在中国运行国内外机构对此刊物特别感兴,对它的出版期待已久。第十六版建议书得到来自商会会员公司 900 多条专业知识背景的建议,继在北京举办的首次活动后,选择重庆发布年刊,显示出中国西南地区正逐渐成为投资者,企业家及各类机构关注的焦点。
年刊中首页的引言部分由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Jorg Wuttke)执笔,概述了此版年刊的主旨:即中国的十三五规划对欧洲企业的影响,和北京中央政府在一些改革方面的展望。建议书中对主体行业的分析涉及所有的业务领域,评估制造业,商品及服务贸易,以及某些金融部门。出版建议书目的是为中国政策制定者提供宏观评论和政策建议–如国家如何在第三次全会的决策指导下继续保持经济强有力地增长,认为“对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允许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通过商会建议书中对中国十三五规划的分析可以看到政府在发展行业中的参与越来越多,这些发展行业都是中央决策制定者直接投资的主要行业部门,而这种政府参与并没有使其意识到中国全方面的经济潜力。如果中国想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那么必须实行开放的市场和更多的私人投资–当国民收入达到与目前中国形势相比之下的临界值,那么经济会在最快速的增长时期放缓。中国民营企业的投资增长率在2015年是10.1%,到2016年上半年下降至2.8%,如果国家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好的市场准入环境,这无疑有助于解决一些最紧迫的经济挑战,同时恢复投资者信心。继续开放国内市场,中国将成为最大受益者,这样做也其符合自身利益。
事实上,中国在2016年对欧投资数额巨大,在欧创造了就业岗位并促进了经济增长,因而大受欢迎。但是,就欧企在华的市场准入而言,中国显然并未落实互惠对等原则,在很多领域都限制甚至禁止欧企在华开展类似投资。这与国有企业在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脱不了干系,同时还与中国市场多限制和高不确定性的环境特点有关,即使在所谓的自贸区也是如此。眼下外商投资企业受到严格限制就需要当地支持,而要获得当地支持还仅是在上海等少数几个城市相对容易。有趣的是,在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中没有得到重视的行业反而普遍发展迅猛且极富创意。(像支付系统,如微信),原因可能就是他们有创新的空间。
这种不对等、不互惠局面在政治上不具备可持续性。为了中国自身的利益考虑,中国应该遵循互惠对等原则,向欧盟企业放开市场,以便其更好地助力中国经济发展。实际上,中央政府一直承诺推进改革,扩大外商企业市场准入,并多次声明外商投资企业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持续疲软,中国的发展潜力若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对于中欧来说都无裨益。市场改革缓慢推进的局面有可能使整个国家发展停滞。正确理解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可以帮助中国改变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政府职能。伍德克(Jorg Wuttke)所打的一个比方或许能更贴切地表达这个意思,欧洲足球的成功部分原因正是其开放的体系,这点从大量移民球员身上可以看出。中国对于外企或许可以借鉴这种模式,中国经济没有国际合作与合资企业的参与,很难取得长足进步与创新。
建议书的编写经过欧盟商会主席,加拿大驻重庆总领事馆总领事,中瑞控股集团董事长Dominik Widmer 和欧盟商会西南分会主席Robin Niethmmer的共同探讨。欧盟商会主席指出,除了上述提到的法律法规以外,中国的互联网限制问题也值得重视,数据与信息的获取难度也缩小了市场准入。至于中国西南部,欧阳飞先生(Philippe Rehault)重点提到中央政府对重庆的扶持,他认为这些扶持如果抑制了增长积极性,消除了改革压力,那最终带来的影响反而是负面的。重庆政府应该注重投资其中层管理人员,以带来更大更全面的经济增长。Widmer回忆道,中国如今已经新增7个自贸区,但是要真正使它们切实有效还需要时间。
简要地说,建议书指明了中国部分地区与城市的发展不确定性以及改革步伐的缓慢与不确定。投资者信心呈略微下降趋势,但也跟其工作行业相关。欧盟商会在为欧盟投资者与欧盟企业提供吐漏心声的渠道以及将其心声传达给中央与地方政府上扮演着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