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棒棒军”
漫步重庆,你一定会看到很多肩上搭着竹棒和绳子的人。他们是谁?他们是“棒棒军”。“棒棒”这个词来自“棒子”,是重庆方言中指结实的搭在肩上的竹棒。他们通常聚集在商铺、大学周围,或城市中任何一个陡峭的难以行走的地点。
“棒棒”在重庆非常受欢迎,重庆天地甚至为他们造了一座塑像。从重额行李到超市和家庭杂货,任何大件物品,当有人在重庆崎岖的街道上无法搬动它们时,总有“棒棒”乐意帮忙。
据2015年的纪录片《最后的棒棒》,在九十年代重庆有将近30万名“棒棒”,但如今只剩下了不到1万人,并且年纪都在五十岁左右或更高。他们的故事引起了我们的兴趣,为了了解他们的生活,我们采访了几位重庆大学主校区周边的“棒棒”。
经管天气湿冷,但“棒棒”们仍然在重庆大学主校门附近等待生意。惊异于我们的好奇问题,只有少数的几位同意接受采访。
现年63岁、性格开朗的老谭是上世纪80年代末来到重庆的,当时邓小平的市场改革提升了中国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农民也开始进城务工。我们的受访者大多来自重庆周边的农村地区,少数几人来自临近省份。在来到重庆之前,他们大多是农民,生活条件艰苦下。然而,在重庆这种大都市要找份工作并不容易。对于大多数来讲,成为“棒棒”是唯一的赚钱途径。“如果你没接受过教育,也没有一技之长,那这就是唯一的谋生手段”,58岁的老曲说。然而,对老谭来讲却不是这样,他从来不想受雇于他人,所以他决定抓起棒子谋生,余生过上独立不受管制的生活。
当我们采访之时,越来越多的“棒棒”聚集在我们周围。来自四川44岁的老刘告诉我们,他和老曲一样,都不喜欢受人管制。在他的村子,没有赚钱的工作,但他知道,在重庆,只要有山峦起伏的街道,就需要人力来搬运货物。对他来说,这是一份完美的工作:成为一名“棒棒”只需要一根棒子和满身力气。然后,经过数年的实践,你就会掌握搬运技巧和技术,工作效率也就高了。
对他们大部分人来说,搬来重庆并不是一个深思熟虑的决定。老谭和老曲与之前就在重庆的亲戚和朋友住在沙坪坝,而老刘才刚来碰碰运气。
老谭告诉我们,现在他们挣的比以前多了,但还是不够,因为现在的生活成本越来越高了。如果说以前一天只能挣10块钱(1.2欧元)的话,现在就能挣差不多200块(25欧)了。他们每月平均能挣3到5千元(4—6百欧),但靠这些钱要养一家人是不够的。要让全家都衣食无忧的话至少每月要挣1万元(1200欧元)左右。老张今年已经60岁了,他告诉我们,他的家人都生活在乡下的家里,因为在城市的生活成本太高了。老张跟其他搬运工一样,跟很多人合租在一间公寓里,每月省下钱寄回家里。
我们采访的所有“棒棒”无一不说近年来他们的工作量持续减少。老曲说,以前路还没有修好,很多楼房没有电梯,依靠人力搬运货物上下坡和上下楼是唯一的方式。现在城市基础设施越来越好,道路和公共交通都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多的快递公司提供几乎免费的服务,所有这些都导致大家对“棒棒”的需求降低了。
老谭和老曲的儿子都不想走父亲的老路。作为移民中受过更好教育的年轻人,他们大多不愿意再从事这样廉价的工作,也想要追求更好的生活方式。“棒棒”未来的情况很难说,他们的数量可能还会越来越少。当然,也有人不这么悲观,老张说尽管下一代都不想“子承父业”,但是总有些没受过高等教育又急需用钱的人还是会抓起棒子做一名“棒棒”的。因为重庆地形的原因,这里对于搬运工人的需求还是会一直存在的。而且,现在的人都越来越懒了,比起什么事情都自己做,还是叫个“棒棒”更加方便。
我们问他们挑过最奇怪的东西是什么,老谭说有一次,有人给了他一个大垃圾袋让他挑出去,而一路上这袋东西非常重,并散发出强烈的臭味,他才觉得此事蹊跷叫来一个警察查看袋子,结果里面居然是一具尸体!老刘的故事就没有那么毛骨悚然了,他说有一次有个学生付钱给他让他假扮该学生父亲去参加学校的家长会。
这些人,如2014年李克强总理来访重庆时说“是中国人民勤劳的象征”,他们的每一分钱都是汗水钱,他们是大家学习的榜样,而不是被鄙视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