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融合的见证——重庆湖广会馆
各位读者朋友,大家好。在通过东水门长江大桥或搭乘长江索道时,你们是否曾留意过在渝中区的长江边上有一片黑瓦黄墙的建筑群,它依山势而建,和周边的高层现代楼宇格格不入,这便是我们今天要去寻访的目的地。
重庆湖广会馆位于渝中区东水门正街4号,是以禹王宫为代表的多个清代会馆建筑群的总称,占地面积为8561平方米。据历史资料,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后在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扩建,为何清代先人会在这里建造会馆呢?据《四川通志》记载:“蜀自汉唐以来,生齿颇繁,烟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后,丁口稀若晨星。”四川盆地虽为“天府粮仓”,但人口并不充裕,再加上明末清初年年战乱,致使人丁寥落、田野荒芜、城池残破。康熙年间,四川巡抚张德地给朝廷反应了这一情况,并提出从其它地区迁移人口来川的方案,康熙同意了,于1670年颁布了一份名为《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的诏书,自此,一场浩浩荡荡的人口迁移浪潮开始了。在一百多年间,约有一百多万人移民来到四川,这些移民当中,很大一部分人来自现在的湖南省和湖北省,由于明朝时期,湖北、湖南二省统称了“湖广行省”,因此这场移民被称为“湖广填四川”。
中国人自古有“安土重迁”的传统,移民来到四川后,也将自己故土的习俗与传统文化带到此地。湖广人民有祭祀大禹的习俗,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是因为传说中大禹是治水的能人,他为了治水曾居住在重庆,忙得连儿子出生的时候也没有回家看看,因此他夫人日日在江边呼唤大禹,最终她化为了长江中的一块礁石——呼归石,而她生下孩子的地方则是“诞子石”,后被误传为弹子石。
大禹在长江上游治水成功,地处长江中游的平原地区自然就不再遭受洪涝灾害,湖广人来到重庆之后,为保留祭祀大禹的传统,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在长江北岸的渝中半岛选址兴建了禹王宫。禹王宫大殿高12.5米、进深14米,所使用的木材全是从湖广地区运来的,因为移民们相信只有家乡的木材才能让大殿得到祖先神灵的庇佑。大殿古朴巍峨,戏楼精致灵巧,刻着“二十四孝”、《西游记》、《封神榜》中的人物故事及山水花鸟,工艺精湛,精美绝伦,并且遵循了“黑色属水,水能克火”的传统,使用青黑瓦,后来又经过三次重修、扩建,但青黑瓦保留了最初的风貌。
齐安公所和广东公所也是会馆的代表性建筑。因为湖北黄州一带曾在唐代设立过齐安郡,因此湖北黄州府移民出资兴建的会所被命名为齐安公所。广东公所又名南华宫,则由广东移民捐资修建,他们从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湖广移民浪潮伊始就开始了会馆的筹建,直至康熙时正式落成,在会馆中,还有“云水苍茫,异地久栖巴子国;乡关迢递,归舟欲上粤王台”一副对联反映客家先民拓荒异乡的创业艰辛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两座公所最具看点的是戏楼,齐安公所的戏台是保存最为完整、木雕最为精美的戏台,戏台两侧有两幅深浮雕,右边是“杏花村”,完整展现曾经做过黄州刺史的唐代大诗人杜牧著名的《清明》一诗图画和意境,表现了移民祖籍地的生活场景,左边是“薰风门”雕刻着重庆城楼及错落有致的山城民居,是典型山城重庆的美好图画,表达移民爱上这一片土地,建设美好生活的愿景。
这两座公所最具看点的是戏楼,齐安公所的戏台是保存最为完整、木雕最为精美的戏台,戏台两侧有两幅深浮雕,右边是“杏花村”,完整展现曾经做过黄州刺史的唐代大诗人杜牧著名的《清明》一诗图画和意境,表现了移民祖籍地的生活场景,左边是“薰风门”雕刻着重庆城楼及错落有致的山城民居,是典型山城重庆的美好图画,表达移民爱上这一片土地,建设美好生活的愿景。
除此之外,会馆内还有江南会馆、两湖会馆、江西会馆等建筑。移民的到来,不单单为川渝地区带来了充足的人口、巩固了粮食生产,还推动了商业的发展,据传在移民来之前,重庆商业使用的称的砝码轻重不一,是湖广会馆牵头,带领其它会馆制定了标准砝码,并铸造分发。
由此可见,湖广会馆不仅仅是移民酬神祭祖倾诉乡愁的重要场所,也是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明证,它以宏大精美的建筑展现了中国古典建筑、传统美学、地域民俗等多方面的信息,也是重庆这座文化熔炉的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