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入猴年所面临的五大挑战

中国进入猴年所面临的五大挑战

告别2015,中国带着新的希望和在国际舞台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赢得的广泛骄傲迈入了2016新一年,同时,在新一年里,中国也面临着新旧两种挑战。在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里,他称赞了2015年取得的一些成就,并提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仍在努力建设中。习近平主席首先提到了中国在新一年里仍会继续反腐,扶贫,在他贺词的结尾部分尤其提到了要打赢扶贫攻坚战。

然而,2015年里在中国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必须引起重视。有,习近平主席在新加坡同台湾领导人马英九进行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台海两岸领导人首次历史性的会见;经过几十年的讨论,北京在本次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成功签署的协议所起的决定性角色,传递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和领导力;2015年11月,人民币在成为全球外汇储备币种个道路上迈进了巨大的一步,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的成分货币。随着中国逐渐向价值链移动,成为知识和新产品的创造者,不再仅仅是制造和组装的实验室,这标志着一个不断创新的国家体系的发展前景。著名的表达“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当之无愧地成为了2015年新闻头条,对这种说法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中国自主设计的C919喷气式客机;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告知整个世界中国在科学研究领域正缩短与西方国家的差距。

尽管中国在2015年取得了这些巨大的成就,但仍然将要在2016年面对一些更深刻,更严重的困境。纵观全球媒体报刊和中国媒体新闻,其中不乏一些评论家提到他们对中国迈入这个崭新的一年里将要面临的挑战的关注。

  1. 失业问题

失业问题在中国很严重。据官方说法,失业率为4%,而实际数值很难计算,并存在争议,一些专家甚至认为,根据参数值考虑,这个数据应为10%。并且,非正规部门的增加,导致统计数据不能反映真实的中国国内正在发生什么事这张图片。事实上,在城乡地区,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工业生产能力过剩,制造业需求锐减,日益增长的新毕业生(每年约7百万名)给就业市场带来压力,致使空缺职位快速缩水。中国政府鼓励青年毕业生创业,发展企业家思维,开展新兴企业,冒险事业并为国家创新体系做出贡献。风险投资基金和孵化器已经建立,激励促进支持小型新兴企业。

  1. 工业生产能力过剩

2015年秋工业生产能力过剩合法成为流行词。充分认识到大公司和国有企业的不足及无能,中国政府便准备改革这个行业,目的是提高劳动者的能力和质量及资金输入,促进先进技术的采用和发展,实施智能管理条例。肯定的是,需求是持续的,而重要的是,应该改革供给。中国在2016年最重要的条件是达到更有效的资源配置。在降低生产和成本的同时,提升总的生产力要素才是北京发展途径。为此,中国必须构建更前沿的官僚制度,调整财政,推进简政放权,并允许通过竞争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公司。

  1. 人口老龄化

有句话可以印证,中国面临未富先老的危险。据世界银行统计,中国的主要劳动力人口(15至64岁)到2040年将下降10%。这不是条好消息,因为主要劳动力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他们比例缩水却要持续支付成百万退休人员和新生儿的费用,因此,将抚养比率上升到不可持续水平。而同时,决策者们担心中国的人口规模巨大,以及对现有资源的巨大压力。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一系列政策的结果,提高生活水平,大规模改进医保系统,中国特有的独生子女政策,1978开始实施,2016停止实施。中国政府目前允许一对夫妻可以养育两个孩子,但据一些中国观察者们,实施二孩政策来减缓中国老龄化带来的影响已经太晚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另一个建议是提高退休年龄,以维持养老金的预算。

  1. 金融市场波动

2016年新年伊始,中国股市出现了戏剧性一幕。2016年1月4日,沪深指数触发7%熔断,然后再度触发熔断阀值,全球金融动荡,并导致最高监管机构暂停市场。2015年夏天,中国股票市场在一段时间的膨胀性投资之后,从高峰往下降了30%左右,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个人投资者(在中国股票市场占有80%的股份)原因。个人投资者的选择大多是由不成体系的观念为指导,而不根据金融领域的专业知识选择。中国政府通过干预暂停大份额市场,禁止新的上市公司,并抑制出售大量养老基金股票的影响。许多因素可以解释中国金融市场的波动,但大部分中国观察家认为其主要原因是经济放缓,替代投资工具的扩散,以及越来越多的公共和私人债务,其主要用于金融基础设施或房地产项目,这些项目要么是低回报,要么无回报。

  1. 环境污染与退化

2015年冬,就在北京获得2022年世界冬运会主办城市之后的几个月里,世界各大报纸都刊登了雾霾下的北京城的图片。然而,霾-更普遍的是-整个环境的退化(土壤,空气和水),他们不仅影响中国在世界上的声誉,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逐渐产生影响。大约在十年前,世界银行和中国国家环境保护管理局(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的一份共同研究中估算,污染在国家经济成本占GDP的3.5到8个百分点,这个数据表明占有量非常大。30年的经济增长和宽松的环境标准已产生了一个不可持续的模式,艰难但并不是不可重改。各省都在拼GDP增长,但地方领导的激励机制仍然没有从对环境保护所做的措施的表现来评判。2015年1月一项新的环境法开始生效,对污染者,政府机关和官员问责,增加透明度和公开数据披露,注册的非政府组织机构为公共利益提起诉讼的可行性。虽然需要改善,但经济动机仍然有效地与环境保护的逻辑相一致。中国将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将很有可能是中国在2016面对的最重要的挑战。

Please share: